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10    次浏览
七月的一个午后。六喜又一次来到了成都。他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到成都了。为了逃避太阳的追杀,他躲进一个咖啡馆,点了一杯素茶。在一个人漂泊的日子里,他习惯以一杯清茶虚度下午的时光。他随手翻起了一张都市报。他总是从报纸上阅读这个熟悉的都市。报纸头版的一张照片吸引了他的目光。照片里的风景他看见过,那是一个他喜爱的城市:临邛。让他惊呼的不是照片里水天一色的晚霞,而是照片的署名:如果。居然是如果!那是一个雨过天晴的黄昏。临邛古城。南河之滨。美丽的晚霞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。他在朋友圈看见过很多张晚霞的照片,很多人都是在太阳还没有落山时取的景,天上水下两轮太阳,天空还有些蓝,看上去很阳光很灿烂。只有这一张,是在晚些时候蹲守拍摄的:天空已经呈现青蓝色,远山还是黛青色。太阳已经退去,但是光晕还很清晰。水面很平静,一点波光也没有,水中的彩霞与天空的彩霞在遥远的长桥处连接,像一幅对折过的蜀绣,柔软而温润。都市报的晚霞是从一丛随风飘摇的芦苇枝头照过去的,远处的高楼倒映在芦苇的柔波里。他也在这个角度照过南河之滨的夕阳。那一刻,他想到的是梦里的江南和芦苇轻扬的秀发。都市报在头版采用如果的照片,做了一则昨天成都出现天象奇景的图片新闻。这条新闻他并不关心。他关心的是图片的作者。如果。莫非如果昨天也在成都?也在临邛古城?也在南河之滨?六喜和如果是在三年前在临邛古城认识的,也是在南河之滨,也是追逐一抹晚霞。那是一个暮春的傍晚。六喜和如果在南河之滨同一个位置看风景。风烟俱净,水天共色。白鹭横飞,芦苇斜垂。在面对夕阳的地方,如果反复拍摄一张照片。当她转过头来,她看见他正端着相机耐心地等着她拍完。她和他相视而笑。后来,她在他的朋友圈看见了自己的照片,她在拍风景的时候,她成了他拍摄的风景,她的长发泛着淡淡的霞光。微信还录了一首词:山是眉峰聚,水是眼波横,若问行人去那边,眉眼盈盈处。那一刻,她沉寂多年的心随风起舞。因为一个人,恋上一座城。从此,他走进了她的风景,她走进了他的风景。那年,六喜和如果一起在临邛古城看风景。从崃岭朝云到南河渔唱,从琴台夜月到书台桂影,从万石农耕到易洞秋风。他们把临邛的山山水水走遍,把临邛变成了彼此记忆中的一部分。那天,在川南第一桥桥头,在千年古榕树下,六喜和如果站在了南河之滨。2000多年前的那个著名月夜,相传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从这里的码头乘上一只小船驶向了成都,驶进了《史记》。六喜和如果在美丽的晚霞里告别。一个沿着南方丝绸之路的方向,一路向南;一个沿着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方向,一路向北。他和她约定,如果有缘,他们还会重逢。后来,六喜再也没有见过如果,连如果的手机也停了,他已经无法联系上如果。他没想到,还会从多年以后的一份都市报看到如果的消息。那个彩霞满天的黄昏,如果必定是去了南河之滨,那是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,在当年的位置,如果拍下了最美的风景。更巧的是,如果离开不久,六喜也在同样的位置拍下了同样的晚霞。然而,很遗憾的是,他们多年以后,在老地方错过了彼此。 如果把照片放在了都市报。六喜相信,如果是想让他看到她的消息。这个推测让六喜激动不已。他立即冲出咖啡馆的大门,他要去都市报社,寻找如果的联系方式。